聚焦第五个“民法典宣传月” 民法典护航八桂美好生活

2025-05-30 15:30:00     来源:广西日报     作者:刘 莉

今年5月是第五个“民法典宣传月”。民法典被誉为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,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,是保护民事权利的宣言书,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。民法典颁布5年来,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强大法治保障。广西积极践行法治为民理念,将民法典作为保障权益、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石:创新普法形式,让民法典走进企业、校园、边疆;依托民法典化解矛盾纠纷,通过典型案例释法明责。这是对“枫桥经验”的传承创新,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,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筑牢法治根基。

兼具“法味”与“地方味”的普法实践

5月以来,我区各地紧扣“美好生活·民法典相伴”的“民法典宣传月”主题,创新形式、精准施策,将民法典宣传融入企业发展、校园育人、边疆治理等场景,一场场兼具“法味”与“地方味”的普法实践,正推动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力。

为企业送“法治锦囊”

我区各地将民法典宣传与服务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通过“法律进企业”系列活动,为民营企业破解经营难题、提升治理效能提供精准法治服务。

5月22日,桂林市司法局联合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“‘典’亮企业 法治同行”活动,邀请律师围绕企业用工法律风险防范开展专题讲座,针对未签劳动合同、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等高频法律问题,结合本地企业真实案例剖析风险防范要点。现场设置的法律咨询摊位为60余家企业解答用工管理、合同纠纷等问题,发放民法典、民营经济促进法等资料300余份,助力企业筑牢合规经营“防火墙”。


桂林市开展“‘典’亮企业 法治同行”活动。桂林市司法局 供图


聚焦民营经济发展,北海市司法局联合多家单位于5月20日组织律师到北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法治宣讲,围绕民营经济促进法条文,结合开发区企业特点,解析优化营商环境、保障企业权益等内容。1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与座谈,就经营中的法律问题与律师深入交流,活动既“送法律”又“解难题”,为企业发展注入法治信心。


北海市法治宣传进企业。北海市司法局 供图


校园内沉浸式普法

校园是民法典宣传的重要阵地,我区通过沉浸式、互动式普法,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

5月28日,2025年梧州市“民法典宣传月”启动仪式暨“法律进校园”法治宣传活动在梧州职业学院举行。主办方将民法典改编为民歌、三句半等艺术表演形式,把法律条文转化为朗朗上口的艺术表达,深受师生欢迎。在VR醉驾体验区,学生戴上“眩晕眼镜”模拟醉酒状态,直观感受酒驾危害;“微型”双选会上,10余家企业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,让法治教育与就业服务有机结合,学生在活动中收获颇丰。


梧州市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,学生们进行法治打卡。刘韵 摄


5月26日,在来宾市第一中学举行的2025年“民法典进校园”游园集市活动同样亮点纷呈。法治副校长张祖就以《怀感恩之心,行正确之事,做守法之人,成可用之才》为题,结合校园欺凌、网络安全等案例上法治课;民法典答题区、套圈赢资料、法律猜谜等摊位前热闹非凡。活动吸引上千名师生参与,让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。


来宾市第一中学举行2025年“民法典进校园”游园集市活动。来宾市司法局 供图


边关地区的“法治交响”

在中越边境地区,我区以民法典宣传为纽带,打造“法治边关”特色品牌,助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5月15日,在崇左市爱店口岸的“民法典进口岸”活动中,普法志愿者讲解婚姻家庭、跨境贸易等法律知识,结合“抚养权判定”“高空坠物维权”等案例,为边民提供家门口的法律咨询。在行政复议咨询专区,工作人员通过“流程图解+现场答疑”,向边民普及“60天口头申请”“零费用维权”等便民政策,累计发放资料5800余份,覆盖边民3000余人。


崇左市开展“民法典进口岸”等主题活动。崇左市司法局 供图


同日,防城港市举行2025年“民法典宣传月”启动仪式暨防城港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,通过情景短剧、山歌对唱等形式,向企业员工宣讲劳动权益保护、安全生产等法律知识。百余名普法志愿者现场发放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的普法资料,让法治宣传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,为边境工业城市注入法治活力。


防城港举行“民法典宣传月”启动仪式暨防城港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。防城港市司法局供图